close

  馬家堡地區老舊小區的綠地缺少管理,荒廢現象很突出,由於小區沒有物業管理,一些居民便將自己門前的土地圈起來,種上各種蔬菜、花卉等植物。近日,馬家堡嘉園一里社區將小區內一塊暫時不用的地塊圈起來,打上田埂給社區居民耕種,所收穫的菜品也歸居民所有。社區公共的閑置土地是否該由居民“承包”引發爭議。記者獲悉,目前物業管理公司將閑置的地塊收回,重新種上了植被和松樹。
  小區閑置土地居民“承包”種菜
  近日,馬家堡街道嘉園一里社區的十位居民與社區簽署了一份協議,認領了位於小區大門口處的一塊幾平方的菜地。他們將在這塊菜地上播種各類蔬菜。在小區里開墾菜地這事兒聽起來有點新鮮。
  與社區服務站簽訂《愛心實驗小菜地種植協議書》的居民楊月華女士,在屬於她自己的菜地上插上了寫有自己名字的牌子。記者註意到,這塊小牌子上不但寫有“地主”的名字,還註有結球生菜和紅聖女兩種蔬菜的名字。楊女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,自己從來沒有種過地,聽說社區可由居民開辦小菜園,自己就到居委會報名。“平日里沒事兒在家侍弄一下這點地,順便鍛煉一下身體,感覺很是開心。”楊女士介紹說。
  這塊“愛心小菜園”占地面積有約100平方米,菜地的北側有一個塑料大水桶,一根水管可以把桶里的水引到地頭。居委會負責人說,社區服務站將這塊閑置的土地改造成小菜園,菜園分成十塊,包給十位居民耕種,所收穫的菜品歸居民所有。
  社區公共土地種菜收益歸個人引爭議
  針對居委會將社區內閑置土地交給居民種植一事,一些居民提出異議。一位居民說,以前曾經計劃在這塊地上安裝座椅等健身設施,後來說把健身休息場所搬到社區內的一塊空地上了,再後來得知這塊地用於休閑種植,只供個別人使用似乎有點不妥。
  針對一些居民提出的疑義,居委會負責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,這塊地位於小區大門口處,起初確實打算用於修建居民健身場所,但當與物業管理部門以及居民代表商量這事時,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。今年初,居委會再次與物業商量這塊地的用途時,一些居民提議將這塊地開墾一下,讓居民體會一下種植的感覺,於是居委會將這塊地交給家裡有老人、小孩的家庭。“承包”期限從4月起到今年10月31日為止,明年再根據小區改造方案進行調整。
  對於所種植作物收穫歸個人所有的說法,這位負責人說,如果將種植出來的蔬菜歸大家所有,有點不現實,這塊地能產出的量實在有限,全都算起來這塊地可供種植的面積不過60平米。
  菜園變為綠地蔬菜都被移走
  日前記者再次走訪該小區,發現菜地已經變樣,土地被做了綠化,種上樹木,還種上了綠草。一些蔬菜被移栽到塑料盆里,擺放在邊上。一位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,物業公司得知居民對於這塊地的使用存在一些疑問,便通過公司總部,提示對這塊地實施了綠化處理。一名正在幹活的工人表示,這塊綠地綠化後,其他地塊也要做綠化處理。
  對於居委會用閑置地開墾菜地一事,北京社會科學院社區專家繆青先生認為,老舊小區內綠地缺乏管理,物業和業主都有責任。居委會嘗試將這一塊土地用於居民活動用途是一種嘗試,但還需要在聽取居民代表意見的前提下,使用那些閑置的地塊,避免引來不必要的糾紛。
  文/本報記者李強線索提供/李女士  (原標題:居民“承包”社區土地種菜引爭議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y69ryfydy 的頭像
    ry69ryfydy

    流浪貓

    ry69ryfy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